202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笔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参考答案-凯发k8官网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l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定》规定,3-6岁儿童平均每年健康检查的次数是(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幼儿园应当建立幼儿健康检查制度和幼儿健康卡或档案。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视力一次,每季度量体重一次:注意幼儿口腔卫生,保护幼儿视力。
2.下列对儿童的看法,正确的是( )
a.儿童是无知不能的 b.儿童不是微缩的成人
c.儿童可以按成人的意愿随意塑造 d.儿童是家庭的私有财产
2.【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卢梭的自然主义儿童观。卢梭认为“儿童就是儿童,儿童不是微缩的成人。”a选项“儿童是无知不能的”不正确,放大了儿童的功能。c选项“儿童可以按成人的意愿随意塑造”不正确,儿童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d选项“儿童是家庭的私有财产”讲儿童物质化,不正确。
3.幼儿园创设物质环境时首先应考虑的要求是( )
a 经济性 b.安全卫生性
c.功能性 d.美观性
3.【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环境创设的要求。b选项的“安全卫生性”是指幼儿园的园舍建筑、设施设备、活动场地、玩教具等物质条件必须要符合国家颁布的相关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不会对幼儿的身体或心理造成危险或安全隐患,不造成幼儿畸形发展,这是幼儿园创设环境时,首要先考虑的要求。a选项的“经济性”是指环境创设过程中,幼儿园应当结合本园实际条件,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考虑实效,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勤俭办园,不浪费资源。c选项的“功能性”不是幼儿园创设物质环境时考虑的。d选项的“美观性”是指在黄精创设时要保持整洁,给幼儿传递良好的审美观。
4.关于幼儿言语的发展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言语理解先于言语表达 b.言语表达先于言语理解
c.言语理解与言语表达平行发展 d.言语理解与言语表达独立发展
4.【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幼儿的言语发展。幼儿学习语言是从理解语词开始的,先理解大人的话,再会自己表达。
5.幼儿对自己消极情绪的掩饰,说明其情绪的发展已经开始( )
a.深刻化 b.丰富化
c.内隐性 d.精细化
5.【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幼儿的情绪发展。c选项“情绪发展的内隐性”是指幼儿逐渐能够调解自己的情绪及其外部表现,与题干的描述相符。a选项“情绪发展的深刻化”是指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事物内在的特点,与题干的描述不相符。b选项“情绪发展的丰富化”是指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情绪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有些先前不引起儿童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增长,引起了情绪体验,如亲密的情感,与题干的描述不相符。d选项“精细化”一般是指幼儿的动作。
6.关于自发性游戏的正确观点是( )
a.幼儿园游戏不包括自发性游戏 b.自发性游戏不需要教师指导
c.教师组织的游戏比自发性游戏有价值 d.自发性游戏具有多种教育价值
6.【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自发性游戏。依据游戏中的教育目的性成分,可以将幼儿的游戏分为自发性游戏和教学游戏,故a选项不正确。自发性游戏是幼儿自己发起的、自愿参加的、自主支配的游戏。教师的指导,可以让幼儿的自发性游戏的题材和内容更加健康、有趣、积极,故b选项不正确。教师组织的游戏与学生自发的游戏都有价值,故c选项不正确。
7.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蒙台梭利教育观念的是( )
a.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 b.教育应让儿童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
c.幼儿教师是揭示儿童内心世界的观察者 d.自由游戏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
7.【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外国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自由游戏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是福禄贝尔的教育观念。
8.导致“狼孩”心理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是( )
a.遗传有缺陷 b.生理成熟迟滞
c.自然环境恶劣 d.社会环境缺乏
8.【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d选项的“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狼孩”心理发展滞后主要是缺乏社会环境导致的,故d选项与题干的描述相符。a选项的“遗传”是儿童发展的先天性基础,与题干的描述不符。b选项的“成熟”是儿童发展中生理的成熟,与题干的描述不符。c选项的“自然环境”对幼儿有直接与间接的影响,但不是影响“狼孩”心理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与题干的描述不符。
9.婴儿动作发展的正确顺序是( )
a.翻身→坐→抬头→站→走 b.抬头→翻身→坐→站→走
c.翻身→抬头→坐→站→走 d.抬头→坐→翻身→站→走
9.【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婴儿的动作发展。婴儿1个月左右会抬头,3个月左右会翻身,6个月左右会坐,10个月左右会站,12个月左右会走。
10.4岁的瑞瑞不小心把小碗里的葡萄干撒在桌子上后,很惊奇地说,“哦。我的葡萄干变多了!”这说明他的思维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0.【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b选项“前运算阶段”大致年龄为2-7周岁,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刻板性、自我中心主义”。4岁的瑞瑞还没有建立守恒的概念,处于前运算阶段。a选项“感知运动阶段”大致年龄为0-2岁,主要特征是“具备客体永久性”。c选项“具体运算阶段”大致年龄为7-11岁,主要特征是“掌握了一定的逻辑运算能力,不能扩展到抽象的概念,具备守恒性、逆向性等”。d选项“形式运算阶段”大致年龄为11岁以后,主要特征是“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纯符号思维,此阶段个体认知发展的特点是具有假设——演绎推理能力、命题推理能力等”。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简述积木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11.【参考答案】
答:积木游戏是结构游戏的一种,幼儿可利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积木开展游戏。(3分)积木游戏对幼儿发展有如下的价值:
(1)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通过积木游戏中的搭建等动作,锻炼幼儿手部的动作灵活度和协调度,从而促进幼儿的基本动作和技能的发展;(2分)
(2)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积木游戏中,幼儿的想象力和记忆力都能得到培养,同时,通过识别积木的颜色、形状、大小、数量等也能促进幼儿感觉、知觉和思维的发展;(3分)
(3)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积木游戏中,幼儿有社会交往的机会,可以相互协作,从而促进幼儿之间的人际交往;为了搭建成某一个形状而努力的过程,也能锻炼幼儿的意志力和认真、专注的态度。(3分)
(4)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积木游戏中,幼儿喜欢加入角色与情节,运用到语言,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2分)
(5)促进幼儿科学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发展。积木游戏中,幼儿为了表现某一形体,使搭建的物体美观、牢固,需要考虑平衡、美观等,从而促进幼儿科学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发展。(2分)
12.从图1可以看出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有什么规律?
12.【参考答案】
答:神经系统是人体的调节机构,使人体成为统一的整体。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部分组成。(3分)儿童神经发育系统有以下几个规律:
(1)神经细胞发育速度不均衡。6岁前,神经细胞发育迅速,在6岁左右即完成90%的成熟率,神经髓鞘化;6岁后趋于平稳发展。(4分)
(2)易兴奋,也易疲劳。幼儿大脑皮质易兴奋,不易抑制,表现为容易激动,控制自己的能力较差,注意力很难持久,兴奋容易扩散。(4分)
(3)需要较长的睡眠时间。幼儿的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成熟,需要较长的睡眠时间进行休整。(4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共20分)请按题目要求,进行论述。
13.试述幼儿园教育应“渗透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的理由(12分),并举例说明(8分)
13.【参考答案】
答: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包括:接待幼儿入园、早操、教育活动(有组织的集体活动或小组活动)、间隙活动、自由游戏活动、进餐、睡眠、午点、离园、晚间活动、盥洗等。(2分)幼儿园教育应“渗透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的理由有:
(1)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项活动是完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需要,具有保育与教育的意义。(2分)如接待幼儿入园时,与幼儿打招呼,逐个接待幼儿,可以更加了解幼儿,促进德育;如早操可以实现体育的目的;如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可以实现智育;如盥洗、进餐、午睡等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德育。(8分)
(2)幼儿一日活动中教育手段的多样性,有助于幼儿接受教育。如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可以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克服困难、认真完成任务的优秀品德。(2分)
(3)幼儿一日活动动静交替。在组合和安排幼儿园一日活动时,充分考虑到幼儿注意力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幼儿疲劳程度的各种因素,活动的安排动静交替,有张有弛,体脑并用,劳逸结合,从而能够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取更高的学习效益。(2分)
(4)幼儿一日活动室内与户外相结合。幼儿每天有至少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能够让幼儿有充分的体育锻炼时间,能够实现教育的目的。(2分)
(5)幼儿一日活动以游戏为中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一日生活中,游戏是儿童身体发展的需要,游戏给儿童带来积极愉快的情绪,游戏满足儿童交往的需要,游戏满足幼儿好奇、探索的愿望。(2分)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4.材料:
某大班几个朋友在讨论有关动物的问题。老师问:“你们刚才说了很多动物,我想问问,到底什么是动物?”丁丁说:“我们刚才说的大象、猴子、孔雀、斑马都是动物!”鹏鹏说:“动物有的有腿,有的有翅膀,有的会跑,有的会飞,有的会在水里游…”蓝蓝马上接着说:“有的吃草,有的吃米,有的喜欢吃肉…”睿睿说:“我觉得会自己动的,会吃东西的,都是动物。”
问题:请分析上面几个儿童的概念发展水平。
14.【参考答案】(依据陈帼国《学前心理学》2017年6月第5次印刷版,第244页)
答: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掌握以词为标志的概念,是逻辑思维发展的表现。掌握概念的表现之一就是下定义,材料中的几个儿童都在对动物下定义。(2分)幼儿下定义主要有四种水平:
(1)完全不会说。这个水平的幼儿不会说话或表示不会。材料中的4个大班儿童都会说,都已经超越了这个水平。(3分)
(2)不会下定义。这个水平的幼儿只会列举同义反复、举出实例或只说出某种非本质的、重要的特征,属于实际上不会理解词,不会下定义的水平。材料中,丁丁能够将老师刚才说的大象、猴子、孔雀、斑马归类为动物,说明她能说出代表动物的具体的词,但还没有达到概括化的水平,处于“不会下定义”水平。(3分)
(3)依据具体特征下定义。这个水平的幼儿从物体的功用、动物的习性或物体的某种较重要的具体特征来下定义,说明了幼儿思维的具体性。材料中,鹏鹏说到了动物的习性,如有腿、有翅膀、会跑、水里游、会飞,说明鹏鹏处于“依据具体特征下定义”的水平。蓝蓝说动物吃草、吃米、吃肉也是针对自己常见到的来下定义,也处于这个水平。瑞瑞说会动的、会吃东西的,也是依据动物的具体特征来下定义,也处于这个水平。(9分)
(4)接近下定义(初步概念水平)。达到这个水平即意味着下定义或解释,应该指出种概念和属差。这种严格的下定义水平,是幼儿思维发展所不能达到的,材料中4个大班幼儿都没有达到这个水平。(3分)
15.材料:
幼儿园大班开展了记录天气的活动,a班的老师给同学们发了天气记录表,让幼儿记录天气的阴晴雨雪。b班的老师直接给幼儿发了一张白纸,让幼儿自主的记录天气。两班记录情况如下图。
问题:
(1)请分析天气记录活动有什么教育价值?
(2)请分开分析上述两种记录方式对幼儿的发展意义。
15.【参考答案】
答:(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2分)天气记录活动的教育价值有:
①开展天气记录活动是科学开展幼儿教育的需要。幼儿观察记录作为幼儿展示自己思维、想像、情绪情感的平台,它对教师与家长探测幼儿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日常活动和教学中充分发掘它的价值,有助于促进幼儿教育科学健康地开展。(3分)
②开展天气记录活动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观察记录的教育手段可以激发幼儿乐学和向学的情绪;可以帮助幼儿回忆探索操作的活动过程;可以促进幼儿间的分享和交流活动的开展,进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激起幼儿再实验、再验证、再发现的兴趣;可以促使幼儿将零散的知识经验不断地整合、系统化。最重要的是幼儿观察记录能够使儿童成为自己行为的观察者和研究者,有利于儿童从潜在的自发、自在的探索者走向自主自为的研究者,有利于儿童个体的主体性实践和教育活动的良性互动。(3分)
③开展天气记录活动是教师角色转变的需要。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幼儿不应被视为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应为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帮助,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3分)
(2)“天气记录活动”属于科学探究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大班幼儿的科学探究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具体目标是: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并执行;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3分)
两种记录方式对幼儿的发展意义:
①a班的记录方式:有记录的具体的时间和周期,可以清晰地记录,方便幼儿对周期内天气的变化有系统的了解,增强幼儿的科学、规范、系统记录的意识;(3分)
②b班的记录方式:给学生创造和想象的空间,幼儿记录的方式更加多元,记录的内容更加细致和深入,记录的形式更加自主。(3分)
五、活动计题(本大题1小题,共30分)请根据所提供的教学材料和相关情况,按要求完成活动设计。
16.材料:
大班的江老师出差两天,刚一回来,班上的小朋友就围上来告亮亮的状,说他老搞破坏。江老师把亮亮请来一起解决问题。亮亮说:“我不是破坏,我是在表演孙悟空打妖怪!”晶晶一听赶快说:“我不是妖怪!我是唐僧!”“我也不是妖怪,我是玉皇大帝!”“我,我也是孙悟空!”“我也要演孙悟空!”孩子们好像忘了告状的事,开始讨论起自己在《西游记》中的角色。
请设计一个谈话活动,从孙悟空行为的目的或意义开始,将幼儿的破坏性扮演行为引导为表演性游戏行为。
要求:写出谈话活动名称、活动目标及活动过程。
16.【参考答案】
谈话活动属于语言领域的活动。
【活动名称】大班语言领域——孙悟空打妖怪(1分)
【活动目标】
(1)学习倾听他人的谈话,并及时从中捕捉有效的语言信息;(2分)
(2)学习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充分表达个人见解;(2分)
(3)学会基本的运用语言进行交谈的规则,提高语言交往水平。(2分)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西游记》中不同的角色的面具,如孙悟空、唐僧、沙僧、猪八戒、白龙马、妖怪、玉皇大帝等。不同角色的标志性道具,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唐僧的帽子、沙僧的耥耙、猪八戒的钉耙等。(1分)
(2)经验准备:《西游记》中“孙悟空打妖怪”的故事情节。(1分)
【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创设情境,引出话题。播放“孙悟空打妖怪”的相关视频,创设相关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启发幼儿的该话题有关经验的联想,帮助幼儿打开语言表达编码的思路,做好谈话的准备;(5分)
(2)围绕话题,自由交谈。调动幼儿个人对“孙悟空打妖怪”话题的知识储备,运用已有的谈话经验表达个人见解。鼓励幼儿围绕“孙悟空打妖怪”大胆地与同伴交谈,老师鼓励幼儿多说。提醒语言能力较差的幼儿与语言能力较强的幼儿结对交谈。(5分)
(3)围绕话题,拓展谈话范围。通过逐层深入的谈话向幼儿展示并帮助他们学习运用新的谈话经验,使幼儿谈话水平进一步提高。老师适时地将幼儿集中起来,用问题引导幼儿,如“孙悟空的同伴有哪些?”“孙悟空打了哪些妖怪?”“孙悟空是如何打妖怪的?”“孙悟空为什么要打妖怪?”“孙悟空打了妖怪,对谁有好处?”(5分)
(4)结束环节:小结提升谈话经验。通过老师和幼儿一起对本次谈话新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达到完成教育目标的初衷。老师隐形示范向幼儿提供谈话范例,如“谈话的时候我们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该听?”(5分)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和父母讨论我们能从孙悟空的身上学到什么?(1分)